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网文背后的感冒多可怕?

2025-01-17 06:13 来源:网络 点击: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网文背后的感冒多可怕?

2018年春节临近时,朋友圈被“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屏。看完此文,大家都深有感触,一个身板硬朗的“岳父”,一个和和美美的中产家庭,竟然就被一个小小的感冒击倒。

作者一家在最后,抱着骨灰盒,想起老人的突然去世,依然难以置信:一个感冒怎么就能要人命?!

然而不管是医生、护工、甚至卖寿衣棺材的人对此都见惯如常——“因感冒而死的人不要太多了!”

为什么?

首先,此感冒非彼感冒

我们通常说的感冒是“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症状重,如喷嚏、鼻塞、流鼻涕,咳嗽、咽痛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

文中“岳父”得的感冒是流感

流感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头痛、疲惫发力、全身肌肉酸痛等。流感全身症状重,少数重症病例进展极为迅速,死亡率高。

流感是什么?

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按照核蛋白的不同,粗分为A、B、C三类,即甲、乙、丙三型流感。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会引起季节性流行,丙型一般不会。

丙型流感抗原性非常稳定,通常导致轻度感染,没有公共卫生学意义。

乙型流感的抗原会发生变异,但不频繁。

变异产生的新毒株与旧毒株之间存在交叉免疫,即我们的身体对新毒株也有抵抗力,一般不会发生大流行。

甲型流感变异性极强!

如果敌人割个双眼皮,我们可能还能认出来;如果敌人总是整容,一年整好几次,几年就换张脸,我们又该怎么办?

甲型流感就是个爱不停整容的家伙,甚至会整得变成另一个“新型人”!每隔十几年就会发生抗原大变异,产生新毒株,人类普遍没有抵抗力,所以会造成大流行。同时,甲型流感亚型内还会发生抗原的小变异,所以每年都会有甲型流感的流行。

文中“岳父”的感冒为何进展如此之快?

“岳父”所患为重症流感

作者和家人,包括看文章的朋友,都感觉文中的“岳父”身体状况好,病情为何进展如此快,几天时间就能将他彻底击倒?

但实际情况是,老年人、儿童,有基础性疾病及特殊的临床状态(比如说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等)的人群,是重症流感的危险因素,他们往往容易成为流感重症患者,发展成严重的病例。

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詹庆元教授介绍这位患者的主要诊断是:“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肝功能损害”。

这次冬季的流感流行,从儿科排大长队,到各医院呼吸科爆满,再到这篇刷屏的网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

为何现在的流感这么凶猛,过去怎么没听说过?

我多次在公众号文章中说过,流感一直就是凶猛的疾病,曾经造成千千万万人死亡。

只是流感疯狂席卷,肆虐生灵后不久,又被遗忘罢了。

离我们最近的二十世纪,就爆发过三次流感大流行

其中 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H1N1)

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灾难之一,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战争死亡1000万人;而战后的流感共造成了约2000~5000万人死亡,死亡病例中几乎一半是年轻人和健康成年人[1],[2]。

大家看了此文,心中难免恐慌,既然人人都无法在流感面前幸免,有些人就能自愈,有些人却是重症,甚至会因此死亡。

那么如何判断是重症流感?

流感患者有以下情况,是重症流感的可能性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去医院。

(1)年龄≥65岁。

(2)合并严重基础病或特殊临床情况,如心脏或肺部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肿瘤、免疫抑制状态、孕产妇等。

(3)发病后持续高热(T≥39℃)。

(4)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

(5)CRP、LDH及CK持续增高。

(6)胸部影像学提示肺炎快速进展。

患重症流感应该怎么办

众多呼吸科专家多次强调,重症病例一定要及早(发病 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而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在发病2天内应用抗病毒药物,一般常用的是口服奥司他韦,即“达菲”,可以缓解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

重症流感病例有哪些治疗手段?

重症流感救治实际上是【原因很明确】的呼吸衰竭的处理。

首先,抗病毒治疗:重症流感的控制首先是原发病治疗,即抗病毒治疗,服用“达菲”。

其次,支持治疗:呼吸支持和其他脏器的支持治疗。

最后,并发症与合并症的治疗。

目前对于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的呼吸支持,除了过去传统的氧疗、无创正压通气、有创正压通气以外,已经有了很多的新型的呼吸支持技术,包括文中提到的人工肺(ECMO)。

什么是人工肺?(ECMO)

ECMO的全称是体外膜氧合,国外亦称体外生命支持,是一种利用体外技术对病人的血液进行氧合并排出CO2的治疗技术。

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可用于呼吸支持和心脏支持,临床上用于挽救极危重的心肺衰竭病例。

ECMO是重症医学最复杂的医疗技术,近年来,ECMO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在危重病领域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尤其是用于过去预期死亡率100%的严重心功能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等严重病例。

在既往世界范围内爆发的禽流感疫情中,ECMO技术都曾发挥巨大的作用。流感如过发展至重症肺炎,病程进展非常迅速,预后极差,ECMO技术将治愈率大大提高。《柳叶刀》、《JAMA》杂志也多次发文肯定ECMO的治疗地位。

不同的身体状况、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危重疾病不确定因素太多了,ECMO能否回天,谁也不敢保证。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不治之症,都有了治疗的手段,所以对未来我们还是要充满信心和希望。

流感如此可怕,如何预防?

流感的预防方法包括:勤洗手,多开窗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锻炼身体、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等等。

但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对于预防流感引起的住院和重症病例能达到近69%的有效率[3]。

什么人需要打流感疫苗?

严格来说,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可以打流感疫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孕妇、6 月龄-5 岁儿童、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为优先接种对象。

儿童和老人得流感风险很大,出现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也比普通人群更高。有的孩子甚至因为流感并发症而死亡,而严重并发症最常发生在2岁以下的孩子。

所以儿童、老人等打流感疫苗的收益更大,这也是6个月-5岁儿童以及老、慢性病患者均列为优先接种人群的原因。

强调一下:孕妇在怀孕任何时期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孕妈妈在怀孕期间感染流感不但会增加孩子出生缺陷的风险,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孕妇接种流感疫苗没有发现额外不良反应,还可以把抗体传给孩子,为孩子出生后提供保护。所以孕妇也是重点推荐接种人群。

关于流感疫苗的问题,请看这篇流感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这篇长文章之所以能刷屏,在于它的真实和真切。

文中主人公的家庭是典型中产,在北京有一套房,存款百万,家庭结构为四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一家人围着孩子成长,工作生活,简单平凡,和美中带些小忍耐,温馨里有些小烦恼。

这样的家庭就是一线城市里的典型家庭,这样的家庭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而这样看似平静稳定幸福的家庭,却被一场流感,迅速击倒。不得不让人唏嘘和反思。

中产阶级的焦虑不无道理,在房子,孩子,工作中拼力挣扎,维持一个家庭的简单和稳定。然而再怎么拼命,在疾病面前也没有丝毫抵抗之力,而这还仅是个流感而已!多么可怕,多么令人不安!

怎么办?

一盎司预防胜过一磅治疗!流感虽然可怕,但有预防的途径。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患病几率减小。

身为医生,见过太多生老病死,世事无常。深知健康可贵、生命无价。

人生无论金钱、地位、荣耀,只要能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康到老,便是享有人世间最大的福分了。

生命脆弱,我们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