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常德会战

2025-04-15 02:30 来源:网络 点击:

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常德会战

1943年10月下旬,日本中国派遣军总部提出了进攻湖南常德和安徽广德的战役计划,其目的是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摧毁中国第二战区的根据地,牵制中国可能调遣到云南去的兵力,以策应日军在南洋的作战。横山勇调集第39师团、第13师团、第3师团、第116师团、第68师团和58师团一部,共计10万兵力,准备对湖南常德进行猛攻。常德会战爆发。

中国方面也预料到了日军的进攻,为了守住常德这个战略要地,第六战区调集21万人的兵力,在常德建立了多道防线。

1943年11月1日,日军正式发动猛攻,他们兵分五路,直扑常德一带的阵地。日军为了支援地面部队,还派出了位于长江的舰船以及大批轰炸机,对中国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经过半个月的血战,日军进展极其缓慢,一线部队甚至连常德外围阵地都摸不到。横山勇没想到中国军队竟然爆发出如此惊人的战斗力,一时间恼火不已。他亲自下令,若战事不顺,可以不经请示使用“特殊武器”。而日军的“特殊武器”其实就是毒气弹。在毒气弹的大规模杀伤下,150师师长许国璋更是眼见坚守无望,直接选择了殉国。

11月21日,日军终于开赴常德外围,常德作为军事重镇,无论是防御工事还是弹药储备,常德都是按照最高规格准备的。但直到真的面临日军进攻时,人们才发现坚守常德依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57师的团长孙进贤在日军冲上阵地时,怒喝一声,举起手中的大刀就开始和日军打白刃战。而遵循武士道的日军也纷纷安上刺刀,与中国军人贴身肉搏,一时间,整个战场被两军的尸体所填满,鲜血染红了常德的城墙。

但由于武器和火力的不足,常德的外围阵地最终全部告破,日军和常德守军开始了更加残酷的巷战。日军133联队第一次进入常德,但他们也是第一次在巷战中被击毙了长官的联队。当时城内巷战的主力便是57师,他们在29日的时候,全师伤亡率已经达到75%,仅剩1000余人继续坚持战斗。

至12月2日晚,国军虽浴血奋战,无奈敌我兵力悬殊太大,57师陷入弹尽援绝之境,由于坚守常德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余程万率部200人突围出来,最后仅剩83人。

不过,当日军进入常德后才发现,这里已经是一片空城,毫无战略价值。而且日军自己也损失惨重,仅是战死的就有2万人之多,加上受伤者,日军伤亡率超过了三分之一。

在常德大战中牺牲的将军就有4位,他们是彭士量、许国璋、孙明瑾、柴意新。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规模的会战之一,也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地位。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010年,再现常德会战的电影《喋血孤城》上映。57师师长余程万由香港著名演员吕良伟饰演。此片受到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受邀参加台湾电影金马奖评选。尽管电影《喋血孤城》拍得荡气回肠,在影片中,国军浴血抗日的战斗场景异常惨烈。然而亲历常德会战的抗战老兵吴淞认为,当年真实的战斗激烈程度远不止电影里呈现的这些,起码要残酷10倍以上。



常德会战历时两个月,坚守常德16个昼夜的余程万57师牺牲8000余人,最后仅剩83人。蒋介石为阵亡将士亲笔题写了“天地正气”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