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封神榜》法力变态者-文殊广法天尊

2025-03-29 16:39 来源:网络 点击:

《封神榜》法力变态者-文殊广法天尊


文殊广法天尊和佛教的文殊菩萨十分相似,两者一个是道教真人,一个是佛家菩萨。但是道教典籍中根本就没有文殊广法天尊。而是《封神榜》作者自己杜撰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我们讲到的燃灯道人也是作者杜撰的。那么作者杜撰的根源就在于佛教的文殊菩萨。


先来了解一下《封神榜》中文殊广法天尊的事迹吧,虽然道家典籍中他不存在。但是在我们的神话记忆中,他还是有一席之地的。文殊广法天尊是元始天尊的第七位弟子,其修行于五龙山云霄洞。收徒金吒。在讨伐纣王的过程中,破天绝阵,杀秦天君;设计擒拿马元;破太极阵,收虬首仙;决战万仙阵,联手普贤、慈航,斗平金灵圣母。此仙法力高深,悟性强、根行好、气运也高。是昆仑十二仙在九曲黄河劫数后最早恢复实力之人。也是昆仑十二仙中拥有法身能力的三大高手之一,纯粹靠本身法力来渡过神仙杀劫。

弟子:金咤

法宝:遁龙柱(七宝金莲)等

坐骑:青狮

文殊菩萨

接下来我们来对比佛教中的文殊菩萨,提到文殊菩萨我们都知道他在中国的道场是山西的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文殊菩萨一般为天衣天冠,顶结五髻,表佛五智,一手持宝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另一手持经典,代表智慧的思维,驾乘狮子,表示威严猛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这个《封神榜》中文殊广法天尊十分相似。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所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后来诣仙人处,求出家法,却无酬对者,乃皈依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稀有难事,佛涅槃后四百五千岁时至雪山,为五百仙宣畅演说十二部经,后还本生地,在尼拘楼陀树下入涅槃。依照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在《放钵经》中,佛陀也说: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过去无数诸佛,也都是文殊师利弟子,未来当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间的小孩有父母一样,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文殊菩萨形象则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

文殊菩萨形象多变,依照其形象,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所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殊菩萨显灵说法道场的五台山,居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人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可见其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文殊广法天尊是《封神榜》的作者根据佛教的文殊菩萨杜撰的。在《封神榜》这部演义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扬道抑佛的现象是很明显的。下回我们讲解和文殊菩萨一起侍释迦牟尼佛的普贤菩萨。他同样在《封神榜》中能够找到他的影子,究竟是谁?我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