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你所认识的红缨枪头其实有着更深远的文化~玉说青圭礼东方

2024-10-21 23:17 来源:网络 点击:

你所认识的红缨枪头其实有着更深远的文化~玉说青圭礼东方

如果你第一眼看到这件玉器,你肯定觉得其貌不扬,工艺简单,光素无纹,不要说普通人不喜欢,就是搞收藏的也不一定喜欢,那么如果告诉你这个是国宝,你信不信?会不会以为是听错了?这个不就是一个红缨枪头吗?

古玉器之所以值钱,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玉料、工艺方面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文化方面的价值!这个玉器不是红缨枪头,名字叫做圭!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圭:

百度 发音guī,总笔画数6。圭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其使用的规格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用以表明使用者的地位、身份、权力。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圆(或剑头形)下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瑞贽珪者兑上。——《白虎通》 孰为珪璋。——《庄子·马蹄》。李注:“锐上方下曰珪。”以青圭礼东方。——《周礼·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左传·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到,怎么一件简单的玉器却有着这么复杂的文化背景,是信符、是礼东方神灵的玉器!

下面看一个故事:

剪桐为圭:西周初年,武王姬发死后,长子姬诵年幼,便在周公姬旦辅佑下做了国君,即周成王。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花园里玩,他把一个桐叶剪成圭形。

送给弟弟并说:把这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之侯吧!在旁的史官立即请成王择吉日良辰封叔虞为侯。成王不以为然地解释说:我是和他闹着玩的。

史官却很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周公旦也认为史官言之有理,成王便真的封叔虞到唐地作了诸侯,管理那里的土地和百姓

可以看出这个是圭作为封赏信符的象征!

再看看圭的权利等级:

王执大圭、镇圭,公执恒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等就是典型的证明,珍圭——召守臣回朝,派出传达这个使命的人必须手持珍圭作为凭证;遇自然灾害,周天子派去抚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也为珍圭;谷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职能;琬圭——持有者行使嘉奖的职能;琰圭——持有者行使处罚的职能。

还有乾隆皇帝的瓷器温凉玉圭:

泰山乾隆温凉玉圭,色白微青,采自新疆和田。泰山之宝--乾隆温凉玉圭(泰山岱庙藏)形体十分巨大,全长92.2厘米,上宽29.5厘米,下宽21.7厘米,分上下两段,重 27.75公斤。玉圭上半截浮雕有“日月星辰”和“海水江崖”纹饰;下半截阴刻双行四字楷书——“乾隆年制”。泰山温凉玉圭是乾隆皇帝为恭贺其母孝圣宪皇太后寿辰,于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东巡泰山时御赐岱庙的。

泰山乾隆玉圭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是温凉两种玉的组合。整只玉圭用手摸上去,上半截玉略低于体温,手感清凉,而下半截玉则截然相反,手感温和,也就是说,如果用双手握住玉圭的两头,两只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一头冰凉,另一头温暖。由于这种“半暖半寒”的神奇效果,这件玉器就有了“温凉玉圭”的美称,这块玉圭之所以有着温度不同的神奇现象,是因为这块玉材的密度不同所致:上半截为硬玉,密度高,导致其不易吸收周围的温度,所以摸起来总是凉爽的;而下半截则不同,材质为璞玉,密度相对较低,较易吸收四周的温度,也就导致了下半截手感温热。密度高的硬玉与密度低的璞玉融为一体,就造就了这块温凉玉圭的特质。

那么这件玉圭是什么时候的呢?是真品还是赝品呢?

1 透闪石玉料,湖水绿色,这个玉圭因为材质好,好可以看到玉料的特征:

2 沁色色变,以风化为主,玉理已经产生了不规则的沁色:

3 表面风化特征

4 解玉砂抛光特征

5 桯钻打孔特征

结论:这个是新时代晚期良渚玉器中的玉圭,透闪石材质,湖水绿,表面有有不规则乳白色风化残留,透光可以看到沁色深入肌理,抛光和打孔均符合史前玉器特征,良渚时期!

三国 时期曹植 《辨道论》:“琼蕊玉华,不若玉圭之洁也。”说的就是漂亮的美玉不如玉圭的简单干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