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守土有责,金振中率领全营勇士誓死保卫宛平城

2025-02-15 01:27 来源:网络 点击:

守土有责,金振中率领全营勇士誓死保卫宛平城

第二十九军派驻宛平守城守桥的部队,乃是第三十七师第一一0旅第二一九团所属第三营,以金振中为营长,师长、旅长、团长分为冯治安、何基沣、吉星文。金振中接防卢沟桥与宛平城防务前,曾询问师长冯治安道:“现在日军昼夜寻衅。若其进一步恃强夺城占桥,当如何处置?”冯治安对道:“我军处境两难,既要本南京中央政府指示办事,又要保全现时本军阵地。

金振中

平津乃我国著名古都,又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若处置不当,失去平津,不但将失去平津二城提供的财税收益,失去一大桥俱不可失,失则平津不保。然又要设法推迟与日军正面冲突,推迟越久越好,望好自为之。”金振中会意,道:“振中当依师长训示,一不惹事,二不怕事。若日军恃强硬取硬夺,必统军与城与桥共存亡,以维护本军荣誉,报答全国同胞。”

第三营守城部队名为一营,其实辖步兵四个连。轻、重迫击炮各一个连,重机枪一连,计辖七个连并辅助部队若干,共一千四百人,实力与一个团相当。金振中受命后,令所部分为四支。

步兵第九连、轻迫击炮连、重机枪连为一支,负责守城,驻防宛平城内。其中轻迫击炮连部署在东门,正对沙岗;重机枪连分据城东南、东北两角,封锁城外通道;步兵分散部署在城头,据守四方城墙。重迫击炮连与步兵第十一连为一支,负责守卫铁路桥。其中步兵连驻防桥东,重迫击炮连驻守桥西。步兵第十二连为一支。在城西南面占领有利地形,构筑野战工事,支援守城部队。步兵第十连为一支,驻守石桥西首西大王庙内,为全营预备队。

1937年七月七日午后,金振中在宛平城头,远远望见日军大队人马,不顾雨后泥泞,到宛平城边一千米处扎住,准备演习。又提出要经城区借道去长辛店演习,皆不同寻常。心生警惕,便一口拒绝日军要求。又亲换上便服,带着一把铁锹,伪装成筑河堤工事状,出城打探,见日军工事,皆按实战标准构筑,以宛平城并卢沟铁路桥为攻击目标。又见有战车结队隆隆驶来,暗思道:“看日军今日阵势,或者真是演习,或者是借演习之名,抢占地形,乘势攻城夺桥,也未可知。”便赶紧回城,传令各连官兵,加倍警惕,枪不离手,衣不解甲,作好应战准备。自己亲守营部指挥,掌握情况,调度指挥。

捱至午夜,电话铃声骤响,金振中急拿起话筒,却是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从北平城内打来,告说日人称一演习士兵失踪,又闻城内有枪声数响,惊扰了日军演习部队,要求派军进宛平城搜查。便告道:“这是日人借口,欲不战而夺我宛平城,控制卢沟桥,切断我平汉路。”当时不待秦德纯探问,便在电话中将日军如何在七日下午要求借道经宛平城到长辛店演习被拒绝;如何在宛平城外一千米距离内构筑实战工事,举行夜间演习,以攻击宛平城与卢沟铁桥为演习内容;

如何把战车结队开到宛平城附近;又如何乱喊乱叫,机枪小炮乱响了半夜,约略说了个大概。末后告说自七日下午,见日军来势不善。早令东西城门紧闭。断绝城内外交通,日军士兵纵然失踪,必不可能人城。又告说士兵子弹皆严格控制数量,未得命令,亦不会乱射。便请示机宜,问日军倘若恃强攻城攻桥。当如何应对。

秦德纯沉吟半响。分析道:“照以往经验,大凡日方挑起事端时,必有所准备。先提出谈判,漫天要价,若我们屈让便罢,若不屈中国守军在检查墩获的日军武器便以武力威逼讹诈。然后动枪动炮。看此番日方所为,既意在宛平城与卢沟桥,我方便不能屈让,这是一条基本原则。”末后又转言详析道:“宛平城与卢沟桥虽小,却扼住平汉线与平津线,是平津两城对外惟一联络子L道,若有闪失,平津便不能保。故须死保卢沟桥与宛平城。

日军虽一兵一卒,亦断不允入城上桥半步。若日军悍然强攻,宛平城与卢沟桥便是我二十九军最后墓庐,全军将士,须以血肉相拼,纵然寸地尺土,亦断不允轻让日人。”

金振中本是喜峰口抗日英雄。调驻宛平城虽只数月,眼见日人在城外耀武扬威,隔三差五来一场昼夜演习,乱枪乱炮齐发,搅得满城不宁,却只能忍气吞声,佯作不见不闻,心中早升起一把无名火。闻秦德纯命令干脆强硬,为历年绝无仅有,大受鼓舞,当时连声应诺。便令将士将东西两门皆以沙包垒住,城内家家户户。门窗皆以棉被封住,以避流弹。又令将士登城守卫,动员百姓,不分男女老幼,运送粮草弹药,修筑工事,帮助迎战日军。

八日清晨,日军忽然发炮攻城。迫击炮抵近射击,将东门城楼炸毁大半。大队日军步兵,大呼小叫,借青纱帐掩护,向城门冲击。城西北回龙庙方向,也是枪声大作,另一支日军,正偷袭回龙庙,进攻卢沟铁路桥。金振中登高而望,已有计较。派出传令兵,偷出西门,速到卢沟铁路桥,令守桥将士依计而行。布置毕,大队日军正到东门外。

金振中急令将士开火。自己手起一枪,打倒了敌阵中一员带刀指挥官。将士得令,机枪、步枪齐发,手榴弹扔进青纱帐。日军自“九·一八”以来,接连轻胜中国军队,占据大片土地,未将中国军队视为硬手,进攻时大摇大摆,不意突遭打击,人仰马翻。进攻部队,伤亡惨重,余皆借青纱帐掩护,逃回本阵。幸另一支日军夺占了回龙庙,占领了卢沟铁路桥以东永定河堤,多少挽回一些颜面。牟田口得报进攻受挫,日军进攻部队折损无数,心中恼怒,骂一木清直无能。令调整部署,退守待援。又向河边旅长告急,请派兵增援。然后亲统丰台日军余部并本团主力,浩浩荡荡,杀奔宛平。与一木合兵,准备再攻。

一木清直统兵第一次进攻宛平失败后,牟田口向河边正三告急。河边正三又转报天津。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心脏病复发,诸事由参谋长桥本群全权处理。桥本便令从天津向宛平调兵,令河边攻夺宛平城。河边又转令牟田口,且为牟田口增拨步兵一营、炮兵一营、坦克兵一连、工兵一部,向宛平增援。又亲到丰台督战。

牟田口新得增援,以为宛平与卢沟桥唾手可得,统日军发起第二次总攻。先集中大小炮百门,轻重机枪百挺,瞄准城区,乱轰乱射。城内弹如雨下,烟火冲天。火力急袭毕,便令坦克冲阵,装甲车导引。步骑跟进,向城门冲锋。金振中仍照前例,日军轰城时,令将士隐蔽。只留嘹望哨在城头观察。待对方火力急袭完毕,步骑冲锋时,一齐登上城头,占领阵地。先以集束手榴弹投掷,专炸日军坦克、装甲车,再以步枪点射日军军官,轻重机枪火力交叉扫射日军散兵线。恶战半日,双方各有伤亡,宛平城岿然不动。

至夜,秦德纯令何基沣统第一一。旅主力,分从长辛店、八宝山增援宛平,侧击日军阵地。正要得手,日军援兵也匆匆赶到,两支军在北平到宛平之间数十里地混战,烟火照亮半边天际。枪炮声、喊杀声此伏彼起,一夜不息。金振中在宛平城东门城楼,遥见永定河东岸烟火冲天,又见日军在宛平城外赶修工事,心道:“困守孤城,不是长久之计,须想办法出击,抢占主动。”又恐兵力不足,攻守两失。正无计时,永定河西岸一支军远远开到,却是师长冯治安知宛平城危急,调冀北保安旅一个营增援,虽只四个连,皆是生力军。

金振中大喜,便调整部署,令新到部队守城,却乘夜暗将城内原守军撤到城外,重新整编,组成突击队,各在脖子上围白毛巾为识别标志。待到黎明,金振中先集中两个炮兵连与机枪连,泼风般隔河猛扫永定河东岸河堤日军阵地。火力急袭未定,便亲统两个主力步兵连,沿卢沟铁路桥摸至东岸,发一声喊,一齐冲进日军阵地,大刀乱砍,刺刀乱捅。手榴弹乱扔。

日军刚遭炮火袭击,阵形正乱,骤遭遇中国步兵冲击,愈混乱不堪,一时死伤无数。欲组织顽抗,背后枪声又起,却是原守卫回龙庙的第十一连,昨天奉金振中令,弃守回龙庙,隐入青纱帐。听到夜间回龙庙方向枪声又起,知是主力反攻,便乘势从青纱帐中冲出。日军遭到夹击,纷纷弃阵,夺路溃逃。回龙庙并卢沟铁路桥东岸河堤,尽为金振中收复。

金振中又一马当先,统军穷追日军败兵,不意侧后飞来一枚手榴弹,轰然一声巨响,竞将左腿炸飞。意欲爬起再战,近处又飞来一发手枪子弹,自左耳旁钻进,右耳下穿出,立时血流如注。幸得一群士兵赶到,击退日军伏兵,将金振中抢回本阵。遂停止追击。自此两军援兵皆源源而来,以宛平城为战线中央,彼此恶战,战线犬牙交错,枪炮声日夜不息。又各派代表谈判交涉,掩护军事行动。

卢沟桥事变消息传到东京后,日本陆相杉山元急召陆军省与参谋本部官员开会。商议应对之策。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石原莞尔抢先发言,说道:“日本未来最大威胁,是苏联不是中国。故须从现在起,按对苏作战要求,致力于扩充陆军军备,开发满洲,兴建大工业。力争三五年内,形成对苏联国力军力优势。因这一缘故,我以为眼下不宜引发对华战争。此应为我国军事战略的第一条原则。”

言及于此,扫视一眼会场,发现有赞成者亦有反对者,只杉山元闭目凝思。看不出是何立场。便又补言析道:“卢沟桥虽是一座小桥,宛平城虽不过是弹丸之城,然是平津通往中国内省的咽喉要道,得失关系全局,中国第二十九军必全力争夺。是故稍有不慎,便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争夺卢沟桥而引发中日全面战争,将我军拖人泥坑,以致影响对苏战备。因此,我主张我军应设法就地解决卢沟桥纷争,切不可任事态扩大,以致引发中日全面战争。”

石原话毕归座,便有战争指导课课长河边虎四郎、主任参谋堀场一雄、军务课课长柴山兼四郎等人纷纷附议,表示赞成。彬山元欲待发话,有译电人员送来急电,交给杉山元。杉山元读罢,面有喜色。

原是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与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大将分别从东北、朝鲜发来,皆以为苏联方面并无动静,不必担心苏联威胁。可乘卢沟桥纠纷造成的机会,对冀察平津给予一击,实现帝国对华北各项要求。且报说关东军与朝鲜军十余万将士,皆厉兵秣马,随时准备进兵平津冀察,支援中国驻屯军与第二十九军会战。便令梅津当众宣读。

众人听过植田谦吉与小矶国昭两位大将代表关东军与朝鲜军发来的电报,料杉山元已有计较,便一齐转头望杉山元,听候命令。杉山元从座中起身,扫视会场一周,方沉声道:“自去年以来,支那反日之风大盛。此次卢沟桥事件爆发,正好乘机出兵,治一治支那人。”言及于此,稍顿一顿,又续言道:“是故我的意见是,急向内阁提议,请天皇陛下下诏,先从关东军抽两个旅,从朝鲜军抽一个师,并人中国驻屯军序列。再从国内动员三个步兵师,加上中国驻屯军河边旅,消灭第二十九军,夺占平津华北。”

石原听到此。忙从座中起身,急道:“恐陷人长期战争。请陆相三思。”杉山元道:“我集中四师三旅十万人,辅以航空兵、坦克兵、海军。只在华北境内作战,速战速决,虽不能认为以刀威胁便能解决问题,然充其量亦只需一次保定会战,便能击溃二十九军,一个月内结束战事,完成占领平津华北计划,决不会陷人持久战泥坑。”

石原又道:“若苏联乘机出兵,又如之奈何?”杉山元对道:“植田与小矶两位司令官已有分析,算定苏联不会干预,我相信他们的分析。打击支那人的抗日气焰,正当其时。”石原欲待再辩,杉山元挥挥手,道:“我意已决,请石原君勿再多虑。”言下颇不耐烦。

石原叹道:“只怕日本从此将陷入持久战的中国泥坑,耗尽帝国最后一滴血。到时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杉山元不理。当时宣布散会,诸幕僚鱼贯离场,为出兵中国制订动员计划,准备粮弹枪械。

随后,日本内阁依杉山元意见,议定四项对策;一日下达第五十六号临参命,令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速调关东军精锐独立混成第一旅、第十旅两支军并关东军飞行集团,连运华北;二日令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调朝鲜军精锐第二十师由陆路东运华北;三日从国内动员陆军三个师,空军十八个中队,经陆海两路,运往华北;四日调香月清司中将接替田代皖一郎,任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

又规定以上各支军进至平津华北后,皆编人中国驻屯军序列,由香月清司大将统一指挥,在平津华北与哲元第二十九军会战,速战速决,实现帝国对华北的目标。

香月清司受任后,急欲在侵华活动中建功扬名。走马赴任,先请幕僚报告卢事近日演变,又问军情变化。桥本群指图介绍道:“宋哲元第二十九军拥步骑兵五个师,计为步兵第三十七师、第三十八师、第一三二师、第一四三师,分以冯治安、张自忠、赵登禹、刘汝明四将任师长,每师各辖四个旅。骑兵师长是郑大章。另有一个骑兵旅、一个特务旅、二个保安旅,步骑合二十二个旅约十万人枪。五师二十二旅中,以冯治安第三十七师反日情绪最强,此次卢沟桥事件中肇事部队金振中营、吉星文团、何基沣旅,皆属第三十七师。

且有报告,称何基沣与中共北平地下组织常有往来,疑是中共党员。何旅有赤化嫌疑。又以张自忠第三十八师实力最强,装备最好。第三十七师与三十八师是第二十九军基本部队。以我观之,第二十九军训练与战斗力在中国二百万军队中,皆居上乘。其一军实力,约相当于寻常中国军三个军。”

稍顿,回望香月清司一眼,又继续介绍道:“经这几日混战,第二十九军调整部署,战线已有很大变动。如今第二十九军仍以刘汝明第一四三师守察哈尔,驻防张家口、张北、怀柔、涿鹿各城;赵登禹第一三二师却由冀南大名、河间、任丘一带星夜兼程,向北平靠拢。第二十九军主力皆已沿平津两城并平津铁路沿线集结驻防。其中冯治安第三十七师分驻北苑、西苑、宛平与卢沟桥。对丰台及苑平城外我牟田口团形成苑。赵登禹第一三二师正向南苑运动,支援第三十八师。郑大章骑兵师在各处机动。若论态势是外线运动,对丰台、北平、天津呈包围姿态,且居于可随时切断平津交通线的有利位置。”

介绍完第二十九军兵力、部署、位置,又介绍日本中国驻屯军情况。约略说明,中国驻屯军计约万人,只及第二十九军十分之一。河边旅主力已开到北平西南丰台与宛平之间,与冯治安第三十七师对峙,战线犬牙交错。其余部队分驻平津铁路沿线通州、塘沽、滦县、昌黎、秦皇岛、山海关并平津两城,多则一营,少则一排,零零散散,在态势上被中国军队包围,十分不利。尤介绍说北平城内日军因增援卢沟桥前线,只有百人,却负担保护使馆区与数千侨民,危机四伏。

问罢诸般情况,香月清司,清清嗓门,方开言说话。先介绍内阁决议,约略说明内阁已同意军部要求,决定从关东军调二个旅、朝鲜军调一个师,国内先动员三个师,另附飞机十八个中队,辅以其他部队,计十余万人,一齐纳入中国驻屯军编成内,准备与第二十九军会战,消灭第二十九军,夺占平津,实现日本对华北的各项要求。并说天皇已下敕令准奏。

众幕僚得知日本国内动员消息,皆议论纷纷。河边正三道:“自我统军进驻平津以来,第二十九军自恃人多,常不把我军放在眼中,竞梦想与我皇军平起平坐,这口恶气,我一直堵塞在心头。幸陛下英明,令国内动员,又派关东军、朝鲜军来援,我正好利用机会,夺占平津,出这口恶气。”便请允连夜统所部夺占宛平与卢沟桥,切断平汉铁路,完成对平津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