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大英帝国散架的见证者

2025-01-17 22:58 来源:网络 点击: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大英帝国散架的见证者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96岁高龄去世了,她出生于1926年,那时候的英国还是正经的大英帝国。

那时候的英国

虽然一战让英国大伤元气,可毕竟战后瓜分了德国和奥斯曼的好多殖民地,最少在形式上看起来让帝国的领土更加庞大了,继续安心的当他的“日不落帝国”。

我们英国必须拿最大份!!

唯一一点小小的不爽,那就是四年前的1922年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一份《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按照这个条约美、英、日、法、意五国海军的主力舰(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吨位比例为5.25:5.25:3.15:1.75:1.75。

大白舰队一点都不环保……

被欧洲列强视为“暴发户”的美国,已经取得了跟海军第一强国的大英同样的制海权。

虽然条约看着波澜不惊,毕竟大家都因为世界大战弄得负债累累,实在是支撑不起继续攀比造舰了。可是在此之前,大英帝国之所以能成为“日不落帝国”靠的就是海军超强,而且是“两强”标准!

没错,大英帝国的海军必须是当时世界老二老三的海军加起来之和,只有这样子大英才觉得自己安心。

我巴黎和会上提的十四点建议,那是充满普世价值的……当然是美国主导的普世价值 !!!

无可奈何花落去,大战打完了,大英捞到了很多土地,灭掉了最有力的挑战者,继续端坐世界之主的交椅,但是借着这个机会冒出来的新挑战者——美国,其实比德国更难对付了。

大发战争财的美国海军在战争中扩充的跟大英帝国海军不相上下了不说,关键是美国口袋都快被大英帝国战争费用塞的爆开了。真的要是继续比赛造舰,大英帝国被压倒是没有悬念的不说,下场注定是破产,而美国还可以继续笑呵呵……

大英帝国最后一个铜板也要用在造舰上!!没铜板了?额,那大英帝国就没了……

所以弄个条约,把美国海军规模限制住,不蛮好么?美国顺势都把对英对加拿大的作战方案锁进保险柜了,大英帝国能安全一阵子了……

可惜岁月从来都不会总是静好,女王刚刚过了呀呀学语的岁数,大英帝国真心hold不住了。

当时英国殖民地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直辖殖民地、二是保护国、三是自治领、四是委任统治领土(瓜分来的战败国殖民地)。

都是殖民地,那也是分三六九等滴!!

早在女王出生那年,大英帝国政府就不得不给那些白人为主的“自治领”放权,英帝国会议通过一个《巴尔福宣言》,宣称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它们的内政和外交事务各方面互不从属,共同效忠英王,在英联邦中它们是自愿联合的成员。

这几年下来,自治领们心思就更活泛了。因为“自治”,对大英帝国负担的义务少了,更多的钱自己花了,日子原来这么舒服??

一战中澳新军团死了不少人

于是他们就要求更多的权利……

这在以前等于是叛乱,那是要镇压的!可是当时的大英帝国已经没了那么大气候了。

我们南非动员完毕,对谁开战?英国还是德国???

1931年,大英帝国无奈之下承认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均为英联邦内自由和平等的国家。英国议会的任何一项法律,未经自治领承认对自治领均不适用。自治领可以修改和废除过去帝国议会通过的任何法案,自治领颁布的任何法律无须经英国议会批准;各自治领内政外交自主。这就是所谓的《威斯敏斯特法案》,也号称《英联邦的大宪章》

这可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1926年的那个《巴尔福宣言》虽然让自治领跟英国本土平级了,可是大英帝国议会还是最高权力机构,他通过的法案必须在全帝国范围内都好用,包括这些自治领在内!

我们澳大利亚讨论共和问题很久了……

现在,自治领们虽然还挂着“自治”,可已经被承认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了!

换句话说,大英帝国被体面的安葬了大半截了……

我就是要报仇!!

再后来,德国再次挑战英国的地位,又打了一场世界大战。战争中,刚刚成年的女王表现英勇,虽然没有好像自己的先祖一样亲自提着马刀上战场,可也作为王储穿上了军装,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到遭受轰炸的英国各地去视察,很是得了一片民心。

女王的爸爸和妈妈都算是好国王和王后了

1952年,女王登基了,只不过跟她的爸爸不同的是,她的王号只能叫做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国王,英联邦元首……

最为耀眼的“印度女皇”这个头衔没了!!!

我们印度受够了,独立了!!

没错,1947年的时候,大英帝国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印度,独立了!在此之前,英国国王们都是在家当国王,出门到印度就是皇帝,只不过皇帝陛下从来不舟车劳顿亲自莅位这里就是了,通常派一个总督带着“副皇”的头衔去代表一下就算了。

虽然是“副皇”,排场可比英国国王还大呢!!

这也没什么重要的,印度本就是作为大英帝国的奶牛存在的嘛,爱喝牛奶的有几个去过牛圈啊?

可是,没了印度这头奶牛,情况就真的不同了,大英帝国要饿肚子了!

奈何,第二次世界大战里英国为了战争从印度搜刮的太厉害了,要钱,要原材料,要兵,要……

为了独立,有的印度人跑去投靠日本也是大有人在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自治领们虽然还是坚定的站在了大英帝国一边参战了,也出了不少力,可毕竟不能容得英国随心所欲的搜刮了。偏偏二战的惨烈程度还不是一战能比的,那英国只能更起劲的搜刮剩下的殖民地了呗。

等到了战后,英国国库又一次空空,而印度被搜刮的忍无可忍了,最终闹起独立来了。英国没办法了,还有当时的真正世界主宰者成了美国和苏联,这俩虽然自己斗得你死我活,可是在挖大英帝国墙角上,竟然出奇的一致!

兄弟,我和小胡子大叔分你家产,没意见吧??

战后新成立的联合国,旗帜鲜明的表示殖民地就是该独立,什么自治领已经平等了,那些直辖殖民地呢,那些保护国呢,那些委任统治地呢?

所以,镇压是不合时宜的了。英国也已经没了那个能耐了。

有开头的,自然后面就有纷涌而至的。这是历史大势。

法属殖民地、比属甚至葡属殖民地独立过程都不太好看

不过,这对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来说其实也是某种幸运。毕竟,英国没有镇压殖民地独立运动,没有更多的流血,她作为英国国王比起来祖先里那些热衷扩张和镇压的前辈们,面子上是干净了许多许多。

到了1961年,英国政府终于弄清楚了,自己在争夺世界方面既不是美国的对手,也不是苏联的对手,索性不如自己下台体面点——宣布从苏伊士以东出少数地方外,全面撤军!

查戈斯群岛这里绝不撤,其实英国也说了不算了,美国人来“共用”了……

早就不是日不落了,也打不过谁了,驻军本来就是瞎折腾钱嘛。

这倒是方便了女王陛下。

英国基本甩掉了殖民帝国的帽子,不那么令人厌恶了,女王陛下也可以化身慈祥的老阿姨到处去英联邦亲民了。

乖,奶奶给糖吃……

除了查戈斯群岛和北爱尔兰的人民,别的地方跟她无冤无仇了,那谁不喜欢一个亲民的老阿姨呢?尽管也许英联邦国家不得不叫她一声,女王陛下,那又何妨?

这是女王的政治智慧所在!

亲民的女王,没有好像前辈们手上沾血,爱惜自己的名声,没有任何英国国王们常见的各种绯闻,受到尊敬是很自然的。而一个受尊敬的国王,可不光是个吉祥物,更是政治稳定的象征!

我每年都来苏格兰住住

几年前苏格兰独立公投的时候,女王罕见的政治表态只有一句话“我希望人们可以认真考虑未来。”这被统一派视为极大的鼓舞。最后击败独立派那5%的选票里,有多少是受到了这个影响尚不可知,但是可以想见她对于中间摇摆的人民起到了什么作用吧?

现在女王走了,苏格兰独立浪潮再次袭来,同样还有因为“脱欧”被英国海关边界关在门外的北爱尔兰心思也再次活络起来。

谁来再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呢??

我就关心能不能让我媳妇当王后,就当英格兰的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