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符网 > 杂谈 > 正文

​太原市小店区:民间社火 热闹北格

2025-01-12 21:20 来源:网络 点击:

太原市小店区:民间社火 热闹北格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在太原市小店区的北格镇,就有着民间社火的习俗。

背棍

北格、辛村、梁家庄、西蒲、张花等村现共有背棍66根。表演时由一人肩背三角铁架,铁架上绑站一至三名三到五岁的男女幼童,扮演成戏剧人物模样,儿童随着背棍人左右高低的步伐悬空起舞。

由于背背棍是体力与技巧的完美结合,所以表演者多为彪悍的中年男子。表演背棍多为团体, 表演者随着乐曲,唱着号子,迈着稳健的步伐,上面的儿童随势甩着长长的彩袖,配合默契,甚为壮观。

高跷

高跷是作为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遍及全镇各村,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它多以榆木、槐木制作,跷全长一般5尺左右,脚蹬以下3尺左右,表演时用细绳子将表演者的小腿紧紧绑于跷的脚蹬上部。扮演的角色由历史古装人物与现代人物相结合,形式略显丰富。

表演高跷多为团体,十几或二三十人不等,有些技艺高的表演者往往还要做些高难度动作,像跳板凳、跳桌子、甚至放叉子等,有的表演者故意用手中器物与周围的观众挑斗、打闹取乐,以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

铁棍

铁棍需要用16人抬,两人压轿,一人指 挥,是一种大型造型文娱活动项目。

它以楼、台、亭、阁、山、水为背景,上面三至五名小孩扮演戏剧人物,如《红楼梦》《西厢记》《打金枝》《白蛇传》《西游记》《红灯记》《沙家浜》。现代铁棍利用现代手段,声光电俱全,人物也更加丰富多彩,装饰更加华丽夺目,是民间社火中最为壮观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北格镇现有铁棍42根,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间,北格、辛村、梁家庄、西蒲等村均有铁棍表演,尤以梁家庄的女子表演队更为艳丽夺目。

旱船

旱船亦称“跑旱船”,很早以前就流行于太原、晋中一带,在本地普及全镇各村。

旱船制作简单,用木、竹或高粱杆,按船的形状先构成架,周围下饰水纹或其他图 案的绸缎,边以绸或纸花装饰,上有彩棚,使之像一艘豪华富丽的游船。

表演时二人一 组,扮演乘客的妇女,往往男扮女装,装扮成小丑模样,碎步蛇行前进,两手紧握船帮左右摇晃,犹如在水中之势;扮“梢公”的老翁赤眉长须,精神抖擞执浆行船,或大步流星,或翻转跳跃,或上下腾挪,舞势优美,举步矫健,俩人配合默契、滑稽,使观众留连忘返。

舞龙灯

龙头由一精悍的青壮年男子执掌,龙身用细竹条扎成,覆以整匹白布,白布上彩绘以红黄蓝绿等色彩相间的鳞纹,可短可长。

表演时每人各持一节,每节装有点燃的蜡烛(现在改为电灯),配以民间器乐,前有一人手拿彩球,执龙头者随彩球上下舞动,龙身随龙头的起伏蜿蜒旋转。

北格镇现有15支舞龙队,其中东蒲村舞龙队,号称“三晋第一龙”。

舞狮

狮子舞表演一般三人一组,一人手举狮头,身穿狮装,双脚为狮的前爪,后面的人手抓前者的腰带,身作狮身,脚作后腿,配合前者舞动。另一人一手拿玲珑彩球,一手拿口哨,表演时一边吹口哨,一边舞动彩球作各种漂亮的舞势,引逗狮子。狮子则表现出愤怒、烦恼、 犹豫、欢呼、喜悦等种种表情和姿态, 时而翻滚跳跃,时而气喘吁吁。

高超的表演者能将狮子舞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北格的民间社火,也是小店故事的一个缩影。

来源:小店发布